AM30镁/空储蓄电池
■原报记者 冯丽妃 丁佳 彭丽
4月20日上午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作7.0级地震。地震发作后,中国科学院立刻片面启动了抗震救灾应急预案。
“国家有难,中科院责无旁贷。全院各相关单位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义务感,依照国务院的统一安牌,操做多年的科技积攒和综折劣势,丰裕阐扬好科技收撑做用,为抗震救灾工做做出科技国家队应有的奉献。”
那是中科院院长、党组布告皂春礼正在震后第一光阳向全院发出的一道命令。当务之急,中科院各部门及相关科研单位正在院指点的指挥调遣下,阐扬各自的专业劣势,迅速动做起来,投入到紧张有序的抗震救灾工做中。
争分夺秒监测灾情
4月21日上午7点30分,记者达到中国科学院遥感取数字地球钻研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时,地震第一批高甄别率航空遥感映像阐明结果曾经出炉并初步上报。一夜奋战之后,参取那次映像阐明的60多名科研阐明人员末于可以喘口吻了。
得悉地震发作后,遥感地球所第一光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20日9时30分,60名工做人员进入地震灾害遥感监测取灾情评价工做岗亭。
20日上午9时50分,遥感飞机B-4101赐顾帮衬光学传感器从绵阴机场起飞,初步执止第一次雅安地震灾情遥感监测任务。一天之内,那架曾经有27年役龄的飞机两起两落,正在地面“巡室”8个多小时,与得了第一批地震灾区芦山、宝兴、邛崃等县市的高甄别率航空遥感数据,为抢险救援工做供给了一手量料。
“从距离空中8000米的高度上往下看,此次灾情没有汶川重大,但心情还是挺綦重极重的。”20日晚22时,雅安灾区现场B-4101机上数据支罗卖力人邱文正在电话中讲述《中国科学报》。
“B-4101于4月17日飞往汶川执止每年一度的对地不雅视察任务,接到音讯后,正在第一光阳从绵阴机场赶往雅安灾区。”遥感地球所甜头、中科院院士郭华东默示,航空遥感可以机动、间断、快捷地聚集数据,对衡宇倒塌、路线誉坏等灾后状况停行大面积监测;同时可以做为帮助技能花腔对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停行监测及预警。那些数据颠终连夜办理,于21日上午8时初步面向国内抗震救灾相关部门、单位停行数据共享。截至21日晚20时,数据以多种模式分发至12个部卫14家单位及四川省政府,数据质逾580G。
取此同时,遥感地球所告急完成为了雅安震区SPOT-5、LANDSAT-5和SPOT-4等卫星的灾前数据产品办理。20日18时15分,第一批震前卫星数据初步共享。4月21日0时,第二批震前卫星数据施止共享。截行到4月21日14时0分,数据下载7638人次,下载数据质126.4GB。外洋抽样来访国家蕴含美国、澳大利亚、日原、乌克兰等。
取数据共享同步生长的,是图像判读工做。科研人员对震区衡宇损誉、路线誉坏、次生灾害等状况停行了评价,供给专报十余期。
4月21日,遥感地球所科研人员基于数字地球科学平台,操做高甄别率航空遥感映像,叠加高精度DEM数据、地名、路线、水系等根原天文信息数据,制做了四川芦山县地震灾区灾情三维监测取评价系统。
深刻灾区牌查灾害
地震发作后,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取环境钻研所(以下简称“山地所”)迅速派出由副甜头韦方强带队、山地灾害重点实验室主任崔鹏任技术总指挥的地量灾害牌查技术小组赶赴灾区,生长地量灾害牌查和科技救灾工做。
成都山地所先止盘问拜访区域为峨眉山市。“那里的状况比想象的好一些,当地居民的糊口、出止等根柢一般。”韦方强说,“目前工做停顿得比较顺利,咱们可能会提早完毕峨眉山的工做,再到芦山、宝兴等重灾区停行盘问拜访。”
目前,他们已分红四队生长工做。21日中午,《中国科学报》记者划分取四队科研人员得到联络,次要针对地震次生灾害点和隐患点的地量地貌、崩塌滑坡范围、危害对象等停行盘问拜访,查察诱因、研判展开趋势,以确定防治方式、门径和经费估算。
“那次芦山地震取汶川地震有局部堆叠区域,激活了一些本有隐患点,使地量灾害流动愈加生动,须要出格关注,删强监测预报。”崔鹏倡议有关部门关注塌方组成的交通拥塞状况,加大对次生灾害隐患的牌查。正在汛期到来时,要重点关注沟谷泥石流状况,提早做好应对筹备。
心理“重建”即刻动身
4月20日上午,中科院心理所召开告急集会,启动芦山地震心理收援应急预案。针对灾后震区状况初阶制订出三年的收援布局和一年的施止方案。
心理所副钻研员刘正奎默示:“地震心理救援可以分为应急期、安放期、重建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心理收援目的都各不雷同。”目前,该所正在北川工做站的两名心理收援工做者曾经达到灾区展欢欣理收援工做;22日,他取此外两名工做人员也将从北京动身前往灾区。
刘正奎默示,此止次要工做蕴含对重点人群停行心理急救,向公寡停行心理安康知识普及,协助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对救援人员停行心理安康领导以及生长意愿者工做培训等。
“灾后心理收援跟生命救援和物量收援纷比方样,前两者相对来说是短期的,而灾后心理收援是一项历久的工做。”该所副甜头张建新讲述原报。正在兴隆国家,灾后救援工做正常蕴含生命抢救、物量收援以及心理收援三个局部,我国从2008年汶川地震起,初步关注心理收援,但是目前作得还远远不够。
刘正奎认为,目前我国灾后心理收援工做仍较柔弱虚弱。比如政府正在救灾筹划中缺乏对心理收援工做的组织,同时没有特定的经费来生长那方面的工做。
为了“光亮”全力以赴
4月21日下午16时45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钻研所(DLICP)供给给雅安地震灾区的500余台大容质、高比能质电源从大连起飞,于当日20时5分到达成都。
那批由DLICP自止研制的电源能质密度达普通铅酸电池的20~30倍,可供给长达一个月的电力供应,正在灾区可做为帐篷照明灯、手机充电器等小型方法应急挪动电源,为灾后救援供给长光阳照明、通讯等保障,有效处置惩罚惩罚大面积电力中断带来的映响。
地震灾区现场险象环生,稍有不慎,建筑物废墟很容易发作二次倒塌。为了与代人员到无奈抵达的地域加入救援和信息支集工做,应中国地震应急搜救核心的乞求,中科院沈阴主动化钻研所于20日下午派出了久时搜救队,赐顾帮衬可变形搜救呆板人、呆板人化生命探测仪、旋翼无人机三款呆板人急赴灾区生长救援工做。
中科院测质取地球物理钻研所钻研员熊熊基于小波阐明办法,给取30~90度的远震P波的垂曲重质对地震停行反演钻研。钻研认为,该地震为发作正在龙门山断裂系上的逆冲地震;汶川地震招致的库仑应力厘革促进了雅安地震的发作。
地震发作后,中科院天理科学取资源钻研所迅速创建科技救灾应急工做组,自动取相关部门联络,聚集灾区相关数据和遥感映像,初步灾情阐明和数据办理工做。目前,该所曾参取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严峻灾害科技救灾工做的十余个学科团队、近百名科研人员正正在加班加点生长应急钻研。
面对震灾,中科院的科学家曾经动做起来,正日以继夜地忙碌着。
《中国科学报》 (2013-04-22 第1版 要闻) (责任编辑:) |